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时空大数据平台数据库建设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设计流程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时空大数据的数据库规划、设计、实施与运维。
Title:Cod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atiotemporal Big Data Platform Datab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098-2023 时空大数据平台数据库建设规程》是一项湖北省地方标准,为时空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库建设提供了规范和指导。以下选取了其中的重要条文并进行详细解读:
1. 数据采集与处理
标准中明确指出数据采集应遵循全面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的原则。这意味着在采集数据时,不仅要覆盖尽可能多的地理区域,还要确保数据的精确度,并且要及时更新以反映最新的情况。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需要定期更新,以便于政府决策者了解最新的用地变化。
2. 数据存储与管理
关于数据存储,标准强调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扩展性。同时要求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包括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权限控制以及备份机制等。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敏感信息不被泄露,还能有效应对突发状况下的数据恢复问题。比如,在自然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调取相关历史数据用于应急响应。
3. 数据共享与服务
为了促进跨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本标准提倡构建开放式的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规范,使得不同系统之间可以实现无缝对接。此外还鼓励开发基于云架构的服务模式,向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数据查询服务。例如,旅游景点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取天气预报等相关信息服务游客出行安排。
4. 安全保障措施
鉴于时空大数据涉及大量个人信息及国家安全利益,因此特别重视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包括但不限于加密算法的应用、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以及定期开展风险评估等工作内容。这些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威胁对整个平台运行造成的影响。
以上几点只是对部分核心条款进行了简要阐述,实际上这项标准涵盖了更多细节方面的规定。对于从事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士来说,《DB42/T 2098-2023》无疑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它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