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松石中钾、钒、铬、锌、钼、钡含量的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制备、仪器条件、校准曲线建立及结果计算等步骤。本文件适用于绿松石中上述元素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Turquoise - Determination of Potassium, Vanadium, Chromium, Zinc, Molybdenum and Barium Content -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096-2023绿松石钾、钒、铬、锌、钼、钡含量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项湖北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绿松石中特定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绿松石样品中钾(K)、钒(V)、铬(Cr)、锌(Zn)、钼(Mo)和钡(Ba)等六种元素含量的测定。这些元素对于评估绿松石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绿松石的颜色、透明度及物理化学性质。
其次,关于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对“绿松石”进行了定义,并且特别强调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在检测过程中的应用。此技术基于物质受X射线激发后发出特征性荧光来识别元素成分,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快速分析手段。
在仪器设备要求方面,标准提出了使用能量色散型或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要求。这类仪器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数据采集能力,并且需要定期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样品制备章节详细描述了如何正确处理绿松石样品以便于后续测试。其中包括粉碎、混合均匀以及压片成型等步骤。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样品制备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污染并控制粒度分布。
测试条件设定部分规定了最佳的工作参数如电压、电流强度以及曝光时间等。合理的设置可以提高信噪比从而获得更精确的结果。
最后,在数据处理与报告撰写环节,标准建议采用国际通行的质量控制措施来验证测量系统的性能,并且要求最终报告应当包含所有必要的信息比如样本编号、测试日期、操作人员姓名等,以便于追溯和审计。
综上所述,《DB42/T 2096-2023》为绿松石行业提供了一套科学严谨的方法论,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控制水平。通过对上述重点条款的理解与执行,相关从业者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遵循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