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普兰店刺参种苗繁育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亲参选择与培育、产卵与受精、幼体培育、稚参培育、病害防治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普兰店刺参种苗的人工繁育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SCFA 0016-2024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eed Breeding of Prickly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in Pulandi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普兰店刺参种苗繁育技术规范》(TSCFA 0016-2024)是指导普兰店地区刺参种苗繁育的重要依据。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中关于“刺参亲体选择”这一关键环节的变化进行深度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刺参亲体的选择主要依赖于个体大小与外观健康状况两个方面,要求亲体体重需达到300克以上,并且无明显病害症状即可。然而,在新版标准TSCFA 0016-2024中,增加了更为严格的生理指标检测内容,具体包括性腺发育程度、活力指数以及免疫功能评估等三个维度。这不仅提升了种苗质量的可控性,也确保了后续繁殖过程中的成功率。
以性腺发育程度为例,新版标准明确规定,用于繁育的刺参亲体其性腺成熟度应处于IV期至V期之间。这意味着亲体不仅需要具备足够的生殖细胞储备量,还必须处于最佳繁殖状态。为了准确判断这一点,可以采用解剖观察法或超声波扫描技术来测量性腺体积及密度变化情况。此外,还需结合水温、光照周期等因素综合考量,因为这些外界条件直接影响着刺参性腺成熟的进程。
再看活力指数方面,新版标准提出了一个具体的量化公式:活力指数=(活动时间/总观察时间)×100%。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出的结果,若低于75%,则认为该个体不符合入选条件。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模拟自然环境的小型实验装置来进行测试,比如提供适宜水流速度和底质类型的栖息空间,记录单位时间内刺参主动移动的距离和频率等数据。
最后,在免疫功能评估上,新版标准强调了血液学参数的重要性。例如,血细胞数量、吞噬活性以及溶菌酶含量均可作为评价刺参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当发现某只刺参存在异常低下的免疫反应时,即便其他条件均达标,也应将其排除出种群之外。
综上所述,《普兰店刺参种苗繁育技术规范》(TSCFA 0016-2024)通过对刺参亲体选择标准的细化和完善,为提高种苗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了科学保障。各相关企业和养殖户应当严格按照最新规定执行,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