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奶山羊蹄部护理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奶山羊养殖过程中蹄部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oat Hoof Ca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672-2023奶山羊蹄部护理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奶山羊蹄部健康管理的技术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提升奶山羊健康水平,延长其生产寿命,提高养殖效益。以下为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奶山羊蹄部日常检查部分,标准明确要求饲养人员每日应对每只奶山羊进行一次全面的蹄部观察。这包括检查蹄壳是否存在裂纹、变形或异常磨损现象,并且要特别注意蹄底是否有溃疡、腐烂等病变迹象。如果发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病情恶化影响到整个群体的安全与健康。
其次,在定期修蹄环节上,《DB61/T 1672-2023》指出成年母羊每年至少需要修剪两次蹄子,而公羊和后备羊则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频率。具体操作时,应当使用经过消毒的专业工具,并确保每次修剪后及时清理干净残留物,避免细菌滋生导致感染。此外,在整个过程中还需密切留意羊只反应,一旦出现疼痛加剧等情况,必须暂停作业并给予相应治疗。
再者,关于蹄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建立固定场所的重要性。理想状态下,这个区域应该远离粪便堆积区但靠近活动范围,以便于实施频繁有效的蹄浴程序。通常情况下,每周至少安排三次集体蹄浴活动,所使用的溶液浓度需严格按照规定比例配制,同时保证水温适宜(一般在40℃左右)。对于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则需单独隔离并在兽医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
最后,在环境卫生维护方面,《DB61/T 1672-2023》还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例如,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定期更换垫料;合理规划放牧路线以减少泥泞环境对蹄部造成的损害;以及加强对饲料配方的研究,确保营养均衡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等。这些综合措施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护理体系,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奶山羊的整体状况。
综上所述,《DB61/T 1672-2023奶山羊蹄部护理技术规范》从多个维度出发为养殖户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无论是日常巡查还是专业干预均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遵循此标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还能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