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栽培场地准备、培养料配方与堆制发酵、播种与发菌管理、覆土与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大球盖菇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leurotus eryngi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675-2023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地方标准,为规范大球盖菇的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大球盖菇的定义及其生物学特性。大球盖菇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其生长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基质类型等。这一部分为后续栽培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栽培场地选择与准备
根据标准要求,栽培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在场地准备阶段,需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并施加有机肥料以改善土壤结构。此外,还需设置遮阳设施以控制光照强度,确保大球盖菇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三、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大球盖菇的产量和品质。标准规定了培养料的主要成分及配比,通常包括稻草、麦秸、玉米芯等农作物废弃物作为主要原料,辅以适量的石灰粉调节pH值。同时强调了原料的新鲜度和干燥程度,避免使用霉变或受污染的材料。
四、播种方法
播种时应注意均匀撒播,保持适当的间距,以便于后期管理。播种后覆盖一层薄土,既可保温保湿,又能防止杂菌侵入。此外,还建议采用覆膜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湿度,促进菌丝快速萌发。
五、田间管理
在大球盖菇的整个生长期,需要定期检查田间的温湿度情况,及时调整通风换气频率。特别是在高温季节,要特别注意防止积水导致烂根现象的发生。另外,还要定期清理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六、采收标准
当子实体长至一定大小且颜色呈深褐色时即可采收。过早采收会影响口感和营养成分含量;而延迟采收则可能导致品质下降甚至腐烂。因此,掌握好最佳收获时机至关重要。
七、质量安全要求
本标准特别强调了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或其他化学物质。同时,还鼓励采用绿色防控措施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DB61/T 1675-2023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从多个方面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性意见,对于推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