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国槐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技术、嫁接育苗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国槐苗木的繁育及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phora japonica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749-2023《国槐育苗技术规程》是甘肃省发布的关于国槐苗木培育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质资源的选择与采集
- 标准要求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作为采种来源。具体来说,母树应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且年龄在20-40年之间,这样可以确保种子的质量和苗木的适应性。
2. 播种前的准备
- 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包括浸种和消毒。浸种时间一般为24小时,目的是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而消毒则采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以防止病菌感染。
3. 育苗方式
- 标准推荐采用容器育苗的方式,这有助于控制土壤条件并便于移植。容器规格通常为8×8厘米或更大,填充基质时需保证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
4. 田间管理
- 定期检查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除草、施肥和灌溉。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氮磷钾比例约为2:1:1。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
5. 苗木出圃
- 苗木达到一定高度(一般为40-50厘米)并且主根长度超过20厘米时即可出圃。出圃前要进行修剪,去除弱枝和过密枝条,以促进苗木健康生长。
这些条文旨在指导生产者科学合理地开展国槐苗木培育工作,从而提高苗木质量,满足绿化工程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