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花果苗木繁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规划、繁殖方法、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无花果苗木的繁育与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ig Nursery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594-2023无花果苗木繁育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无花果苗木繁育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疆地区的无花果苗木繁育,包括无性繁殖和实生繁殖两种方式。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地域性和适用方法,确保了在新疆特殊地理环境下的苗木繁育工作能够有据可依。
二、术语和定义
1. 无性繁殖:通过扦插、嫁接等方法保持母本遗传特性的繁殖方式。此定义强调了无性繁殖的特点在于保持品种的一致性。
2. 实生繁殖:利用种子进行繁殖的方式。与无性繁殖不同,实生繁殖可能会产生变异,但能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三、繁殖材料
1. 插穗:选择健壮的当年生枝条作为插穗,长度为15-20厘米,直径0.5-1.0厘米。插穗应具有饱满的芽眼,且无病虫害。这一要求保证了插穗的质量,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2. 接穗:选用优良品种的当年生或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长度8-15厘米,直径0.3-0.8厘米。接穗需无病虫害,芽眼饱满。接穗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嫁接苗的品质。
3. 种子:选用成熟、饱满的果实中的种子,经过清洗、晾晒后使用。种子质量直接影响实生苗的生长状况。
四、繁育方法
1. 扦插繁殖: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插穗要进行适当的修剪处理,插入沙土混合基质中,保持土壤湿润,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定期检查插穗的生长情况,及时去除枯萎叶片。
2. 嫁接繁殖:采用切接法或芽接法,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绑扎牢固,嫁接后注意保湿,防止接口处干燥。嫁接成功后逐渐解除绑缚物。
3. 实生繁殖: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播种深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播后覆盖细土并压实,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要注意间苗和定苗。
五、管理措施
1. 温湿度控制:无论是扦插、嫁接还是实生繁殖,都需要良好的温湿度条件。温室或大棚内可以安装温湿度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通风和灌溉频率。
2.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圃地,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防治措施。提倡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3. 水肥管理: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施肥浇水,避免过量导致烧苗现象。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既能提供养分又能改善土壤结构。
六、检验与验收
1. 成活率检测:扦插繁殖成活率不低于85%,嫁接繁殖成活率不低于80%。成活率是衡量繁育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2. 苗木规格:苗木高度、茎粗、根系发育程度等均需达到标准要求。例如,一级苗的高度应在30厘米以上,茎粗不少于0.6厘米,须根数量不少于10条。
3. 质量评定:综合考虑外观、内在品质等因素给出最终评价。合格苗木方可出圃销售或用于生产。
七、档案记录
建立完整的繁育档案,包括繁殖材料来源、操作过程、生长数据等内容。档案有助于追溯苗木的生产历史,便于后续跟踪管理和科研参考。
综上所述,《DB65/T 594-2023无花果苗木繁育技术规程》从繁殖材料到管理措施再到检验验收都做了详尽的规定,为新疆地区无花果苗木繁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