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方案的编写要求、内容结构及实施流程。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的规划与执行。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igital preservation schemes for movable cultural relics
中国标准分类号:W2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854-2023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方案编写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为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该标准明确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等核心概念。其中,“数字化保护”被定义为利用数字技术对可移动文物进行记录、存储、展示和研究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数字化保护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采集,还包括后续的数据管理和应用环节,这对于确保整个过程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其次,在数字化保护方案的基本要求中,标准提出方案应包括项目背景、目标、实施步骤、技术路线、预期成果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这意味着编制方案时需要全面考虑项目的各个方面,从前期调研到后期评估都要有详细的规划。特别是技术路线的选择,应当根据文物的具体情况和技术条件来决定,既要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又要兼顾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再者,关于数据采集部分,标准特别强调了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性。要求采集的数据必须能够真实反映文物的状态,并且要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和工具来进行采集。此外,还提出了数据格式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这有助于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最后,在安全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标准指出在数字化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保障数据的安全。同时,对于涉及文物知识产权的问题也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尊重并维护文物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这一点对于促进文物数字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DB21/T 3854-2023》通过对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方案编写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为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