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建筑工程中新能源系统工程施工的工艺要求、技术指标、质量验收标准及施工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各类建筑工程项目中涉及新能源系统的安装、调试与验收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 Part 16: New Energy System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832.16-2023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6部分:新能源系统工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建筑领域新能源系统工程施工的规范性文件。该规程在新能源系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确保了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关于材料与设备进场检验
规程中明确规定了新能源系统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进场检验。具体要求包括:所有材料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对于首次使用或技术复杂的新型材料和设备,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试验检测并出具报告。此外,还强调了施工单位应当对进场材料和设备进行外观检查,核对其规格型号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同时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交底
在施工前的技术交底环节,规程特别指出,技术负责人需要向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明确告知工程特点、施工难点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还能有效预防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同时,还要求建立完整的施工日志制度,记录每次技术交底的具体内容及参加人员名单,以便日后查阅和追溯。
安装调试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对于新能源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规程提出了诸多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例如,在光伏组件安装时,需确保支架基础牢固稳定,避免出现松动现象;在电缆敷设过程中,要保证线路走向合理,接头处密封良好,防止水分侵入造成短路故障。另外,规程还要求在系统调试阶段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发电效率评估、逆变器性能验证等,以确保整个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竣工验收的标准与程序
竣工验收是衡量一个工程项目成败的关键步骤之一。根据本规程的要求,在新能源系统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组织相关各方共同开展验收工作。验收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核查工程是否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完成施工;二是检查各项设施设备是否达到预期的技术指标;三是确认施工现场清理完毕,不存在安全隐患。只有当上述条件全部满足时,才能正式通过验收。
以上是对《DB11/T 1832.16-2023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6部分:新能源系统工程》中部分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为从事该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