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港口企业开展绿色港口自评以及相关机构对绿色港口进行第三方评价。
Title: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Green Por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549-2023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是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推动港口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基本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绿色港口建设应遵循“安全、环保、高效”的原则,要求港口企业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这包括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计划,定期开展环境影响评估,以及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此外,港口还需具备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耗。
污染物控制
在污染物控制方面,标准强调了对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及噪声等各类污染物的有效管理。例如,对于船舶靠港期间产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港口需配备岸电设施,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和设备。同时,要求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确保达标排放;加强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与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合理规划布局,减少噪声扰民现象。
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绿色港口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准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如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单位装卸作业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为实现这些目标,港口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比如自动化码头技术可以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并节省能源消耗;推进节能型照明系统的应用;实施能源审计制度,分析能耗情况,制定改进措施。
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也是绿色港口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要求港口企业在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周边生态环境状况,避免破坏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落实水土保持方案。运营期间则需要加强对绿化工程的维护保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社会责任
除了上述硬性规定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社会责任感。港口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效益。这意味着不仅要提供优质的服务,还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
综上所述,《DB32/T 4549-2023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从多个维度对绿色港口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涵盖了基本条件、污染物控制、节能减排、生态保护以及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只有全面贯彻执行这一标准,才能真正实现港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