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颗粒物快速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监测要求、采样与分析方法、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以及监测数据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便携式仪器对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颗粒物进行快速监测的活动。
Title:Fixed Pollution Source Exhaust - Rapid Monitoring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Particulate Mat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535-2023《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快速监测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颗粒物快速监测的技术性标准。以下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其核心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颗粒物的快速监测活动。这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口处颗粒物浓度的测定。标准明确指出,快速监测适用于需要快速获取监测结果的情景,比如应急监测或现场执法检查等。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如“颗粒物”、“固定污染源”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颗粒物快速监测”,它是指利用便携式仪器设备,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样品采集、分析并得出结果的过程。这一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技术要求
在技术要求部分,标准提出了对监测设备的基本性能指标要求。例如,设备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能够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此外,还强调了设备校准的重要性,要求定期使用标准物质对设备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准确性。
监测方法
标准推荐了几种常用的颗粒物快速监测方法,其中包括光学法、电化学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场景和技术要点。例如,光学法通过检测光散射来间接反映颗粒物浓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但需要注意光源稳定性及环境光线干扰等问题。
数据处理与报告
关于数据处理与报告的要求,标准指出所有监测数据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数据审核程序才能正式发布。同时,对于异常数据应当有详细的说明,并记录下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各种因素。报告格式也有明确规定,需包含基本信息、监测过程描述、数据分析以及结论等内容。
安全措施
鉴于监测活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标准特别强调了安全防护措施。这包括但不限于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现场通风条件的维持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预案等。
以上是对DB32/T 4535-2023《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快速监测技术规范》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此标准不仅为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也为环保监管部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