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裂缝防治工程勘查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技术方法及成果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地裂缝防治工程的勘查工作及相关地质灾害防治活动。
Title:Code for Investigation of Ground Fissure Control Engineering (Trial)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裂缝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灾害现象,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TCAGHP 079-2022地裂缝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试行)》作为最新的行业标准,相较于旧版有诸多改进之处。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中关于“地裂缝活动性评价”这一核心内容的变化,并详细解读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规范中,地裂缝活动性的评估主要依赖于定性描述,如裂缝宽度、深度等直观指标,缺乏系统的定量分析手段。而新版规范则引入了更为科学严谨的方法论,明确规定了通过应力应变监测、土体力学性质测试以及地震波CT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评价。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也为后续的地裂缝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具体应用时,首先需要在现场布置足够的监测点,使用高精度仪器记录裂缝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其次,采集裂缝附近土样的物理力学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抗剪强度、压缩模量等关键指标。最后,利用地震波CT成像技术探测地下结构特征,识别潜在的滑动面或其他不稳定因素。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合分析,可以得出较为精确的地裂缝活动性等级,并据此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以某大型城市地铁建设项目为例,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沿线存在多处地裂缝。项目组严格按照新版规范的要求开展了详细的勘查工作,最终确定了大部分裂缝属于弱活动型,仅少数为强活动型。基于此结论,采取了加强支护结构设计、设置隔离缝等针对性措施,有效避免了施工期间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TCAGHP 079-2022地裂缝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试行)》通过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显著提升了地裂缝活动性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践证明,遵循该规范能够更好地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