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灵芝仿野生栽培的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灵芝在仿野生环境下的栽培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ld-Simulated Cultiv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791-2023《灵芝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灵芝仿野生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设施搭建、菌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加工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下从场地选择、设施搭建、栽培管理和采收加工四个方面对标准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场地选择
标准明确指出,灵芝仿野生栽培场地应选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交通便利且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土壤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具体要求包括:
1. 地势:场地应选择地势高燥、坡度适宜(一般不超过15°)的地块,避免低洼积水区域。
2. 水源:附近要有清洁充足的水源,便于灌溉和日常用水需求。
3. 环境:远离工业区、矿区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区域,确保空气清新、水质优良。
4. 温湿度: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夏季能适当遮阴降温,冬季可抵御寒潮侵袭。
二、设施搭建
设施搭建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栽培规模进行设计。标准强调要构建合理的遮阳网覆盖系统和保湿措施,同时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具体要求如下:
1. 遮阳网: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遮阳网密度,春秋季使用50%-70%遮光率的遮阳网,夏季则采用80%-90%遮光率。
2. 塑料薄膜:在寒冷季节覆盖塑料薄膜保温,在炎热季节揭开以利通风散热。
3. 排水沟:合理规划排水系统,防止雨水积聚导致湿度过高。
4. 工作棚:设置必要的工作棚用于菌袋搬运、接种操作等。
三、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标准对其提出了严格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菌种选择:选用经过国家或省级菌种审定机构鉴定合格的优良品种,并做好菌种复壮工作。
2. 菌袋制作:菌袋材料应选用无毒、无害、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或聚乙烯材质,装料量控制在袋重的85%-90%之间。
3. 发菌期管理:发菌室温度保持在22℃-28℃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每天通风换气1-2次。
4. 出菇期管理:当菌袋表面出现大量原基时转入出菇棚,温度控制在25℃-30℃,湿度维持在85%-95%,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四、采收及加工
适时采收是保证灵芝品质的关键步骤。标准规定:
1. 采收时间:当灵芝盖边缘变薄、颜色由深褐色转为浅黄色时即可采收。
2. 采收方法:用手轻轻握住灵芝柄部向上拔起,避免损伤菌盖。
3. 干燥处理:将采收后的灵芝置于通风干燥处自然晾干,也可采用烘干机低温烘干,温度不超过60℃。
以上是对DB36/T 791-2023《灵芝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灵芝仿野生栽培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