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中碘化物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方法的技术要求、分析步骤和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碘化物的测定。
Title: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iodide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839-2023《水质 碘化物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项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体中碘化物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废水中碘化物的测定。这意味着无论是在自然环境中还是工业排放源中,只要需要检测碘化物含量,都可以使用此方法。
原理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通过将样品溶液引入高温等离子体中使其中的元素原子化并电离,然后利用质量分析器分离不同质量数的离子,并记录其强度来定量分析目标元素。对于碘化物而言,它首先被转化为碘原子进行检测。
样品采集与保存
在采集样品时应避免污染,使用清洁容器并在4°C条件下保存不超过24小时。如果不能及时分析,则需冷冻保存以防止样品发生变化影响结果准确性。
分析步骤
1. 样品预处理: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前处理方式如蒸馏或萃取等。
2. 校准曲线制备:采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建立校准曲线。
3. 测定过程: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设置参数后开始测量未知样品中的碘化物含量。
4. 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依据测得的数据以及校准曲线公式计算出样品中碘化物的实际浓度值。
结果表示
最终报告的结果应该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并且单位为mg/L。同时还需要注明所使用的标准编号以及实验日期等相关信息。
方法检出限
本方法规定的最低检出限为0.05 mg/L,即能够可靠地区分低于该水平的碘化物浓度差异。这一限值确保了即使是非常低浓度水平下的碘化物也能被有效监测到。
结论
DB36/T 1839-2023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方法指导,使得水质中碘化物的精确测定成为可能。这对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及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每一步骤,从而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决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