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冠感染救治过程中呼吸支持类设备后处理的操作要求、流程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中涉及新冠感染救治的呼吸支持类设备的后处理工作。
Title:Operational Procedures for Post-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Support Equipment in COVID-19 Treatment - DB34T 4516-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516-2023《新冠感染救治的呼吸支持类设备后处理操作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使用过的呼吸支持类设备制定的标准。这项标准对于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护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在对呼吸支持类设备进行后处理之前,应先确认设备已停止使用,并且患者已经离开。这是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避免因误操作导致的二次感染风险。
其次,关于设备清洗部分,标准要求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彻底清洗设备表面及内部可拆卸部件。特别强调了对于气道接口、呼气阀等关键部位的清洁,这些部位容易积累病原微生物,需要更加细致地处理。
再者,在消毒环节中,标准推荐采用高水平消毒剂对设备进行全面消毒。同时,还规定了消毒后的干燥步骤,以防止残留水分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次性使用的耗材如过滤器等,则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处置,不得重复使用。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记录管理方面的要求。每一次后处理过程都应当做好详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日期时间、操作人员姓名、所使用的清洁剂与消毒剂种类及其浓度、设备状态等信息。这样不仅便于追溯,也有助于持续改进工作流程。
最后,培训与考核也是本标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正确理解和执行该规程。只有通过考核认证的人员才能从事此类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风险。
综上所述,《新冠感染救治的呼吸支持类设备后处理操作规程》从准备到具体操作再到后续管理都做了全面而细致的规定,为有效防控新冠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