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禽坦布苏病毒和星状病毒双重PCR检测的样品采集、核酸提取、引物探针设计、PCR反应体系及条件、结果分析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水禽坦布苏病毒和星状病毒的实验室检测与诊断。
Title:Dual PCR Det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embusu Virus and Astrovirus in Waterfowl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487-2023《水禽坦布苏病毒和星状病毒双重PCR检测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利用双重PCR技术对水禽中坦布苏病毒和星状病毒进行检测的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部分关键内容的详细解读。
1. 范围
标准适用于水禽养殖场、屠宰场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等场所,用于检测水禽样本中的坦布苏病毒和星状病毒。此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检测工作能够在正确的场景下开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引用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如GB/T 6682关于实验室用水的规定,以及SN/T 1193关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的要求。这些引用文件为实验操作提供了基础保障,确保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3. 术语和定义
- 坦布苏病毒:一种能够引起水禽尤其是蛋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病毒。
- 星状病毒:可导致水禽出现腹泻等症状的病毒。
- 双重PCR:在同一反应体系内同时扩增两种目标DNA片段的技术。
这些定义帮助理解标准中提到的专业词汇,便于后续步骤的理解与执行。
4. 样品采集与保存
样品应从健康状况异常的水禽或疑似感染动物上采集,包括泄殖腔拭子、肛门拭子、血液样本等。所有样品需立即置于冰袋中,并尽快送至实验室,在-70℃条件下长期保存。这一环节强调了样品质量对于检测结果的重要性,及时合理的处理可以减少外界因素对样品的影响。
5. 实验试剂与设备
试剂的选择至关重要,必须使用经过验证有效的试剂盒。此外,还需准备各种常规实验器材如离心机、移液器等。标准特别指出,所有仪器设备都应当定期校准维护,以保证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6. 检测步骤
首先提取样品中的核酸,然后按照试剂盒说明书配置反应混合物并加入模板DNA。设置好热循环参数后开始扩增反应。扩增结束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如果两条特异性条带出现,则表明样品中含有这两种病毒之一或全部。
7. 结果判定
当检测到特定大小的目标片段时,即可判定样品阳性。反之则为阴性。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没有明显条带也并不绝对意味着无感染,可能由于病毒载量过低等原因造成假阴性情况发生,因此建议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测手段综合判断。
以上是对DB34/T 4487-2023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