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苗情监测的技术要求、监测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信息报送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玉米生产过程中苗情的监测与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rn Seedling Condition Monito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474-2023《玉米苗情监测技术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玉米苗情监测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旨在提高玉米种植的科学性和产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监测点设置:标准要求在不同生态区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面积应不少于1亩,并且要保证土壤类型、肥力水平、灌溉条件等一致。此外,监测点需远离道路、建筑物等干扰因素,以确保数据准确性。
2. 调查内容与频次:规定了苗情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幼苗出土情况、株高、叶片数、病虫害发生状况等。建议从播种后每5天进行一次调查,直至玉米进入拔节期。对于特殊天气或病虫害高发期,则需要增加调查频率。
3. 数据记录与分析:强调了对每次调查所得数据进行详细记录的重要性,包括日期、天气状况、田间管理措施等信息。同时指出,应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评估玉米生长状态和发展趋势。
4. 田间管理指导:基于监测结果提出相应的田间管理建议,如适时施肥、灌溉以及防治病虫害等。特别提到当发现病虫害时,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手段加以控制,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5. 档案建立与共享:要求各监测单位建立健全档案制度,妥善保存历年来的监测资料。鼓励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区域内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经验交流和技术进步。
以上几点仅为DB34/T 4474-2023部分内容摘要及解读,具体条款还需参照原文严格执行。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生产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