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离婚冷静期辅导社会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在安徽省范围内开展离婚冷静期辅导的社会服务机构及相关人员。
Title:Divorce Cooling-off Period Counseling Social Servi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9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453-2023《离婚冷静期辅导社会服务规范》是一项地方性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社会服务帮助夫妻双方在离婚冷静期内更好地调整心态、理性决策。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解读】
1. 【服务机构要求】第5.1条规定:“服务机构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专业团队。”这一规定明确了提供服务的机构必须是合法合规的实体,拥有稳定的工作环境以及专业的工作人员,确保服务质量。这意味着开展此项工作的单位不仅要有相应的资质认证,还需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和人员配置,以满足为当事人提供全面支持的需求。
2. 【专业人员配备】第5.2条指出:“至少配备两名以上具有心理咨询师或婚姻家庭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这强调了团队构成的重要性。心理咨询师和婚姻家庭咨询师因其专业知识背景,在处理涉及情感问题时更具针对性。他们能够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帮助来访者识别自身情绪状态,改善沟通技巧,从而促进关系修复或者引导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3. 【服务流程设计】根据第6章的内容,“服务流程包括但不限于初次面谈、制定个性化方案、定期跟进回访等环节。”此部分对整个服务过程进行了框架性的规划。初次面谈是为了了解具体情况,建立信任关系;个性化方案则是基于每个案例的特点量身定制解决方案;而定期的跟踪访问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巩固成效。
4. 【保密原则】第7.1条明确指出:“所有与服务对象有关的信息均需严格保密。”这是保护个人隐私权益的关键所在。无论是谈话内容还是其他相关信息,都不得随意泄露给无关第三方,除非得到当事人的书面同意,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下才可以披露。
5. 【效果评估机制】第8.1条规定:“应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衡量服务效果。”有效的评估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改进服务模式。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收集数据资料,可以客观反映服务的实际影响,进而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以上仅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分析,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为大家理解和执行这项标准提供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