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警务语音指挥平台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及运维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智慧警务语音指挥平台的规划、设计、建设和验收。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Policing Voice Command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451-2023《智慧警务语音指挥平台建设规范》是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该标准为智慧警务语音指挥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确保了平台的功能性、安全性及兼容性。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智慧警务语音指挥平台”的概念,即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集成了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先进技术,用于实现公安机关内部以及与外部相关部门之间高效沟通协作的信息系统。这一定义强调了平台的核心功能在于提升警务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技术要求
# 系统架构
平台应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支持多级部署模式。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单一城市还是跨区域范围内,都可以灵活地构建起满足实际需求的服务网络。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稳定性,能够随着业务增长而平稳升级。
# 数据安全
数据加密传输是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之一。所有通过网络传递的数据都必须经过加密处理,并且要建立完善的身份认证机制来防止非法访问。此外,还应该定期备份重要信息并存储于不同地理位置以防灾备。
# 用户权限管理
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使用,必须对每个用户设定相应的操作权限。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执行特定任务,这有助于避免误操作或恶意篡改数据等情况发生。
性能指标
# 响应时间
对于一般查询请求,系统响应时间不得超过2秒;而对于复杂查询则不应超过5秒。这样的规定旨在确保民警在执行日常工作中不会因为等待结果而浪费太多时间。
# 并发连接数
至少应支持1000个并发连接,这样可以容纳大量同时在线用户的使用场景,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仍能保持正常运转。
测试验收
在完成开发之后,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全面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功能性验证、性能压力测试以及安全性评估等环节。只有当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以上是对DB34/T 4451-2023中一些核心内容所做的简要分析。通过遵循这些规范,不仅可以提高智慧警务语音指挥平台的质量,也能更好地服务于公安实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