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叶瘤芥(奶奶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叶瘤芥(奶奶菜)的生产与栽培。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eafy Kale (Grandma's Vegetab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6/T 117-2023《叶瘤芥(奶奶菜)栽培技术规程》是云南省针对叶瘤芥这一特色蔬菜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 应选用抗病性强、产量高且品质优良的品种。如“云坝奶奶菜”等经过审定的品种。
解读: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能够提高种植效益。通过审定的品种经过试验验证,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二、播种育苗
1. 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的方法。
解读:种子消毒可以有效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温汤浸种是指将种子置于50-55℃热水中浸泡10-15分钟,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药剂拌种则根据病害类型选择合适的杀菌剂。
三、田间管理
1. 定植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
2. 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解读:及时查苗补苗有助于保证群体均匀生长,提高成活率。合理灌溉既满足作物需水要求又防止湿度过大引发病害。
四、病虫害防治
1.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控制病虫害。
2. 化学防治时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解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能更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严格按照规定用药不仅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也保护生态环境。
五、采收
1. 当主茎中部叶片开始衰老变黄时即可采收。
2. 采收应在晴天上午进行,避免雨天操作。
解读:适时采收有利于保持产品新鲜度和品质。晴天上午温度较低,水分蒸发少,有利于延长保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