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报告及改进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评估工作。
Title:Assessment of Fire Safety Management for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259-2023《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评估规范》是天津市发布的关于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多个方面对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标准明确指出养老机构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这包括制定消防安全责任制、防火巡查检查制度、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等。养老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员工学习这些制度内容,提高全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例如,制度中要求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防火检查,确保所有消防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消防设施与器材配置
根据标准规定,养老机构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具体来说,每个楼层都应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应急照明灯以及疏散指示标志。厨房区域需安装自动灭火装置,而老年人活动密集区则需要配置便携式灭火器。此外,还强调了消防通道不得堆放杂物,保持畅通无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人员。
应急预案与演练
标准特别强调了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养老机构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应急演练。演练内容涵盖报警程序、初期火灾扑救、人员疏散等内容,目的是让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应对突发状况的操作流程。同时,还要求每次演练后都要进行总结分析,查找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员工培训与考核
为了保障养老机构的安全运营,标准还提出要加强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岗前消防安全教育,熟悉本岗位相关的消防职责。在职员工每年至少参加两次以上的消防安全培训课程,重点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各类消防器材、识别常见的火灾危险源等内容。并且,养老机构还需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对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定期测试,确保每个人都具备必要的自救互救能力。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评估规范》为提升我市养老机构的整体消防安全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火灾事故发生,保护老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