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气固定污染源工况用电监控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组成、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及安装与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大气固定污染源工况用电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Monitoring of Fixed Atmospheric Pollution 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256-2023大气固定污染源工况用电监控技术规范》是天津市发布的关于固定污染源用电监控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工况用电监控系统的构成,包括数据采集传输仪、传感器等设备。这些设备需要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例如,数据采集传输仪应能实时采集并传输电流、电压等参数,其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
其次,在安装与调试方面,标准要求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需符合相关设计图纸,并保证连接牢固。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维护且不影响正常生产的位置。此外,系统调试时需对各项功能进行全面测试,如通信功能、报警功能等,确保各部分协调运作。
再者,关于数据处理与存储,标准强调原始数据必须完整保存至少两年时间。对于异常数据,应有明确的标记和说明。同时,还应建立有效的数据分析机制,定期生成报表,为环保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最后,在运行维护上,明确了日常检查、故障排除以及周期性校准的具体要求。比如,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巡检;当发现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在48小时内完成修复;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计量器具检定或校准工作,以保持测量准确性。
综上所述,《DB12/T 1256-2023》从多个层面规范了大气固定污染源工况用电监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有助于提高环境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