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市土壤分类的原则、方法及代码表示形式。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土壤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Title:Soil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in Tianjin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247-2023《天津土壤分类与代码》是由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天津市范围内的土壤分类体系进行了系统规范,为土壤资源管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将从标准的主要内容出发,选取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内土壤的分类及其编码工作。它不仅涵盖了自然土壤,还涉及人为影响下的各类土壤类型。通过明确适用范围,确保了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土壤分类原则与方法
标准提出了基于成土过程、土壤属性特征及利用方式的综合分类原则。具体而言:
- 成土过程:强调土壤形成过程中主导因素的作用,如气候、母质、生物等。
- 土壤属性特征:关注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结构特征。
- 利用方式:根据土壤的实际用途来划分不同类型,便于指导农业生产和其他土地利用活动。
主要土壤类别及其特点
标准中列出了多种主要土壤类别,并对其特性做了详尽描述:
1. 潮土:常见于滨海平原地区,具有较高的盐分含量,适合种植耐盐作物。
2. 水稻土:经过长期耕作形成的特殊土壤类型,富含有机质,适合作物生长。
3. 风沙土: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域,质地疏松,容易受到风蚀影响。
4. 盐碱土:盐分积累严重,改良难度大,但合理利用后可种植特定作物。
编码规则
为了便于信息管理和交流,标准制定了统一的土壤编码规则。每个土壤类别都有唯一对应的编码,编码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其中字母表示大类,数字则进一步细分到亚类甚至更小单位。这种编码方式既简洁又准确,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实施建议
鉴于土壤分类对于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对该标准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同时鼓励科研机构开展深入研究,不断完善更新土壤分类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以上是对DB12/T 1247-2023《天津土壤分类与代码》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