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绿色公共机构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公共机构的绿色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 Green Public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1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995-2023《绿色公共机构评价技术规范》是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推动公共机构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节能管理
条文:4.1.1 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
这一条要求公共机构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能源消耗统计、分析和报告机制。通过定期评估能源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浪费问题,确保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例如,学校、医院等大型公共设施应设立专门的能源管理岗位或团队,负责日常的节能管理工作。
条文:4.1.2 实施能源审计
能源审计是对单位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的过程,目的是识别节能潜力。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周期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比如,在办公楼宇中安装智能电表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各楼层用电量,帮助管理者精确掌握能耗分布,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不必要的电力消耗。
环境保护
条文:5.1.1 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鼓励公共机构优先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作为主要供电来源之一。具体做法上,可以在屋顶铺设光伏发电板或者建设小型风力发电装置来满足部分内部需求。此外,还应该积极寻求与当地新能源供应商合作的机会,签订长期供应协议以减少化石燃料依赖。
条文:5.1.2 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
针对水资源紧张地区,特别强调了节水型器具普及率需达到一定比例,并且要加强对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比如,在卫生间内更换高效节水龙头、蹲便器等设备;同时设置雨水收集池用于绿化灌溉等非饮用场合,进一步提高整体用水效率。
废弃物处理
条文:6.1.1 规范垃圾分类收集
明确规定所有参与评价的公共机构都必须严格执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这意味着不仅要做好厨余垃圾与其他生活垃圾分开投放的基础性工作,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细分更多类别如电子废弃物、医疗废物等特殊类型垃圾。另外,还提倡建立循环再利用体系,尽可能将可回收物品送至专业处理厂进行加工再造。
条文:6.1.2 减少一次性用品消耗
为了减轻环境污染压力,标准明确指出办公场所内应尽量避免使用塑料袋、纸巾等一次性消费品。取而代之的是推广布袋、玻璃杯等耐用型替代品。对于确实需要使用的少量一次性产品,则要求选择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商品,确保其最终能够自然分解而不造成二次污染。
以上只是对DB12/T 995-2023部分内容做了简要概述,实际上该文件涵盖了从建筑设计到运营维护等多个方面的具体指导原则。希望上述内容能为大家理解和应用此标准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