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型冠状病毒消毒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效果评价及安全管理。本文件适用于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的新型冠状病毒消毒处理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sinfection of Outer Packaging of Imported Cold Chain Food against Novel Coronavirus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434-2023《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技术规范》是由上海市发布的,旨在指导和规范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的新冠病毒消毒工作。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进口冷链食品在进入市场流通前,对其外包装进行新冠病毒消毒的操作。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和对象。
2. 术语和定义:
- 消毒: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 外包装:指直接接触货物内容物的外部包装材料。
3. 消毒原则:
- 安全性:使用的消毒剂应对人体安全、对环境友好。
- 有效性:确保能够有效杀灭新冠病毒。
- 操作性:方法应简单易行,便于实际操作。
4. 消毒方法:
- 化学消毒法: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或过氧乙酸等高效消毒剂。这些消毒剂需按照说明书配比使用,并确保作用时间符合要求。
- 物理消毒法:包括紫外线照射和高温蒸汽消毒。紫外线灯应在适当距离内均匀照射,而蒸汽消毒则需达到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
5. 消毒程序:
- 在消毒前,应对待消毒物品表面进行清洁,去除污垢和有机物。
- 消毒过程中,应保证消毒液充分覆盖所有可能被污染的区域。
- 消毒后,应通风干燥,避免残留消毒剂对人体造成刺激。
6. 人员防护: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防护服,以防止自身感染。
7. 废弃物处理:消毒后的废弃物应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置,不得随意丢弃。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该标准强调了从消毒方法选择到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守,以确保消毒效果的同时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