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藠头—水稻水旱轮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整地施肥、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与贮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范围内藠头与水稻水旱轮作的栽培生产。
Title:Chinese Chives - Rice Water-Dry Rotation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713-2023《藠头—水稻水旱轮作栽培技术规程》是湖南省发布的农业技术规范,旨在指导藠头与水稻的轮作栽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轮作制度
标准规定了藠头与水稻的轮作周期和方式。藠头种植后需间隔至少两年再种植水稻,以避免病虫害交叉感染。这种轮作模式有助于恢复土壤肥力,减少病原菌积累。
2. 藠头播种期
根据标准要求,藠头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此时温度适宜,有利于藠头鳞茎的形成和膨大。过早或过晚播种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3. 施肥管理
在藠头生长期,应注重氮磷钾的合理搭配。标准建议每公顷施用有机肥30吨作为基肥,并在分蘖期追加尿素150公斤。对于水稻阶段,则需增加磷钾肥的比例,确保稻谷饱满。
4. 灌溉技术
茭白种植期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特别是在鳞茎膨大期需注意水分控制。而水稻生长则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应保证田间有浅水层。
5. 病虫害防治
标准强调预防为主,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方法。例如,在藠头种植初期使用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防控地下害虫;而在水稻生产中推广使用性诱剂来降低螟虫的发生率。
6. 收获与贮藏
茭白应在植株枯黄、鳞茎充分成熟时及时采收,通常为次年的5月中下旬。收获后的藠头需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2%,然后存放在通风干燥处以防霉变。
通过遵循这些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提高藠头和水稻的产量及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