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鸡腿菇秸秆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栽培场地要求、培养料配方与配制、接种与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秸秆为主要原料进行鸡腿菇栽培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hicken Leg Mushroom Cultivation Using Straw - DB43T 2711-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鸡腿菇秸秆栽培技术规程》(DB43/T 2711-2023)是由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鸡腿菇的秸秆栽培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鸡腿菇、秸秆等核心概念。例如,“鸡腿菇”是指伞菌目伞菌科鸡腿菇属的食用菌,学名为Agaricus subrufescens。而“秸秆”则是指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收获后留下的茎秆。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基础。
其次,在栽培环境条件方面,标准要求栽培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光照和湿度控制设施。温度宜保持在15℃至25℃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85%到95%范围内。这样的环境条件能够促进鸡腿菇的良好生长,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再者,关于原材料的选择与处理,标准强调了使用新鲜且无污染的秸秆作为主要基质材料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在使用前需对秸秆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粉碎、堆沤发酵等工序,以提高其营养价值并改善物理特性。
此外,对于播种量及接种方法也有具体规定:每平方米推荐播种量约为2公斤干料,并采用层播方式均匀撒布于培养基表面;接种完成后要立即覆盖一层薄土或稻壳,然后压实,确保种子与基质充分接触。
最后,在日常管理环节中提到定期检查棚内温湿度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遮阳网位置以避免强光直射;并且每隔3-5天喷洒一次清水保持空气湿润,但不可过量以免造成积水现象。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鸡腿菇秸秆栽培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准备阶段到成品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特别注重了环保节能理念的应用,比如提倡利用农业废弃物——秸秆来代替传统木屑作为培养基成分之一,从而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这对于我们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模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