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宁乡猪保育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控制、饲料营养、卫生防疫、日常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宁乡猪保育猪的规模化、标准化饲养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Nursery Management of Ningxiang Pi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686-2023 宁乡猪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是湖南省针对宁乡猪这一地方特色品种制定的技术标准,对提升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是饲料营养方面的要求。标准规定保育猪的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18%,赖氨酸含量不低于1.0%。这是因为宁乡猪属于地方优良品种,其生长发育需要较高的蛋白质和赖氨酸供给。粗蛋白不足会影响骨骼、肌肉等组织的正常发育,而赖氨酸作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直接关系到蛋白质合成效率。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确保饲料配方符合这一要求,可以适当添加豆粕、鱼粉等富含赖氨酸的原料。
其次是环境控制。标准要求保育舍内温度保持在22℃-2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55%-70%范围内。宁乡猪虽然适应性强,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采食量下降,影响生长速度;湿度过高则容易引发皮肤病等问题。为此,需要配备完善的通风换气系统,夏季可通过水帘降温,冬季则要注意保温措施,如使用热风炉或保温垫板等设备。
关于疫病防控,标准强调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具体包括出生后21天左右进行猪瘟、口蹄疫等强制免疫,42日龄左右加强一次。同时还要定期驱虫,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体内外寄生虫防治。此外,还应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包括每周对栏舍及用具进行一次彻底清洗消毒,并做好日常清洁维护工作。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保障猪群健康。
在饲养密度上,标准建议每头保育猪占用面积不少于0.5平方米,这样既能保证足够的活动空间,也有利于观察个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对于刚转入保育舍的仔猪,初期可适当增加投料次数,由最初的每天3次逐渐过渡到2次,以帮助其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最后在记录管理方面,要求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包括猪只来源、免疫接种、发病治疗等情况。这不仅有助于追溯问题源头,也为后续选种育种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通过规范化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宁乡猪的独特优势,推动当地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