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幼龄猕猴桃园套种苦荞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园地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幼龄猕猴桃园套种苦荞的生产活动。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uckwheat Intercropping in Young Kiwifruit Orchards DB43T 2677-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677-2023《幼龄猕猴桃套种苦荞栽培技术规程》是由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为幼龄猕猴桃园套种苦荞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苦荞品种选择
标准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苦荞品种。这是因为幼龄猕猴桃树体较弱,需要与适应性强的作物共生,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提高土壤肥力。例如,可以选择“川荞1号”等经过试验验证适合套种的品种。
2. 套种时间与密度
根据标准,苦荞的套种时间应在猕猴桃定植后的第二年春季进行。播种量建议控制在每亩3公斤左右,行距保持在50至60厘米之间。这样的安排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猕猴桃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3. 肥水管理
标准强调了合理施肥的重要性,要求在套种前施足基肥,并根据苦荞生长阶段适时追肥。同时,要确保灌溉系统的完善,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需及时补水,避免影响两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4. 病虫害防治
鉴于猕猴桃和苦荞可能面临的共同病虫害问题,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提倡采用生物农药或物理方法来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5. 收获与轮作
当苦荞进入成熟期时应及时收获,以免对猕猴桃造成机械损伤。此外,在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后,应考虑实施合理的轮作制度,比如种植绿肥作物,以恢复地力并改善土壤结构。
以上几点是DB43/T 2677-2023标准中的关键内容,对于从事相关农业生产的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幼龄猕猴桃园的整体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