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冈栎次生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技术要求,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措施及管理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青冈栎次生林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Promotion of Natural Regeneration in Cyclobalanopsis Glauca Secondary For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185-2021《青冈栎次生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青冈栎次生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关于适宜的更新环境条件,标准明确指出土壤pH值应在5.5至7.0之间,且土壤厚度不得少于40厘米。这主要是因为青冈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需要一定的酸碱度范围以及足够的土层深度来提供必要的养分和水分。
其次,在人工促进措施方面,标准强调了抚育间伐的重要性。规定当林分郁闭度超过0.7时应进行适度的抚育间伐,以改善林内光照条件。具体操作时要求保留母树的数量不少于每公顷30株,并确保这些母树分布均匀,以便为天然更新提供良好的种子来源。
再者,有关播种与栽植的技术细节,标准建议采用直播造林法,在每年的秋季或春季进行播种。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并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播种地。对于每公顷的播种量,标准推荐使用新鲜采集的成熟种子约150公斤,并覆盖一层薄土以利于保湿。
最后,关于后期管理,标准提出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巡查林地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控制。同时,还应注意防火安全,特别是在干燥季节要增加巡护频率,设置明显的防火标识。
通过以上对DB43/T 2185-2021中几项核心内容的解析可以看出,该标准从自然环境适应性到具体操作流程都做了详尽的规定,旨在提高青冈栎次生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