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的服务要求、管理要求、监督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的服务和管理。
Title:Service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Village (Community) Convenience Service S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1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111-2023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服务管理规范》是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服务宗旨:标准明确指出便民服务站应以“便民、高效、公开、廉洁”为服务宗旨。这意味着服务站不仅要方便群众办事,还要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并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态度。
2. 服务内容:便民服务站需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政策咨询、证照办理、信息查询等在内的多种服务。具体而言,对于证照办理,服务站应当设立专门窗口,简化流程,缩短办理时间,提升服务质量。
3. 人员配备与培训:服务站工作人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定期接受业务知识及技能培训。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也能增强其服务意识,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
4. 设施设备要求:规定了便民服务站所需的基本设施条件,如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以及网络连接等软件支持。这些设施是保证服务正常开展的基础。
5. 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还强调了监督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内部自查与外部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6. 评价反馈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客户满意度调查制度,收集群众意见,不断改进服务水平。这种做法可以有效促进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使便民服务站真正成为联系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
7. 档案管理:要求对所有业务资料进行分类归档保存,便于日后查阅核对。良好的档案管理体系不仅能保障工作的连续性,也有利于应对可能发生的争议或审计检查。
以上几个方面构成了《DB51/T 3111-2023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服务管理规范》的核心内容,对于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