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苁蓉仿野生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质选择与处理、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草苁蓉在云南省范围内的仿野生栽培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mi-wild Cultivation of Cistanche Tubulos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27T 062-2023 草苁蓉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规范草苁蓉仿野生栽培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该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草苁蓉仿野生栽培。这意味着本规程主要针对这一特定区域内的栽培活动,提供了针对性的技术指导。
2. 术语和定义:明确规定了“仿野生栽培”是指在接近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人工种植方式。这为后续条款中提到的相关操作奠定了基础概念。
3. 环境条件要求:指出适宜栽培区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性能、适度遮荫及一定湿度水平。这些条件对于保证草苁蓉健康生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土壤排水性和适当光照度直接影响其产量与品质。
4. 种源选择:强调选用无病虫害侵染且适应性强的优质种苗作为繁殖材料。此规定有助于从源头上提高产品质量并减少后期管理难度。
5. 播种时间与方法:建议最佳播种时间为春季或秋季,并推荐采用条播或者穴播的方式。这样可以确保种子均匀分布于田间,有利于后期统一管理和收获。
6. 田间管理措施:包括适时除草、合理施肥以及防治常见病虫害等内容。特别是关于如何有效控制杂草生长以及施加适量有机肥以促进植株发育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
7. 采收标准:明确了当植株地上部分枯萎时即可开始采收,并要求按照分级标准对产品进行分类包装。这样做不仅便于销售还能提升商品价值。
8. 质量检测与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外观形态、内在成分含量等多维度指标的质量评估框架。通过科学严谨的方法来衡量最终产品的优劣程度,从而保障消费者权益。
9. 安全卫生要求:特别注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农药残留限量的规定,确保最终上市的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这一点对于维护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构成了整个规程的核心部分,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技术流程指导从业者正确开展草苁蓉仿野生栽培工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