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安全监督、管理要求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和个人在农业机械使用、维护和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
Title:Agricultural Social Services -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afe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70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23T 49—2023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规范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流程,提升农业机械使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机械”等核心概念。例如,“农业社会化服务”被定义为由专业机构或个人提供的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服务活动,而“农业机械”则指用于农事作业的各种机械设备。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各方对术语的理解,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农业机械购置与验收
在农业机械购置环节,标准要求采购方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设备,并附带完整的技术资料。验收过程中,除了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外,还特别强调了对设备性能参数的一致性验证。此外,对于首次购买进口农机具的企业和个人,还需提供相应的海关报关单据以及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使用登记与备案
为了便于管理和追溯,所有投入使用的农业机械都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完成注册登记手续。具体来说,使用者需要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机主身份信息、设备型号规格、出厂日期等基本信息。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获得合法运营资格。
安全教育培训
鉴于操作不当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本标准特别重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一方面,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定期组织面向广大农户的技术培训课程;另一方面也鼓励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岗前培训制度,确保每位新入职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所负责机型的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日常维护保养
良好的维护保养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为此,标准明确规定了日常检查项目清单,如润滑油更换周期、紧固件松动情况检测等,并建议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功能。同时,当发现故障隐患时应及时联系专业维修队伍上门处理,切勿自行拆解修理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应急预案制定
考虑到自然灾害等因素可能导致意外发生,因此每个涉农单位都应该提前准备好应急预案。这不仅包括人员疏散路线图、医疗急救联系方式等内容,还要配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储备库房。一旦遇到紧急状况能够迅速响应,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害程度。
总之,《DB5323T 49—2023》从多个维度出发构建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框架,既涵盖了前期准备阶段的各项要求,又兼顾到了后期运行过程中的持续改进机制。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其中精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优化路径,共同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