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外网接入的技术要求、安全规范及管理流程。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各级政府部门及机构在电子政务外网接入过程中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运维。
Title:Specification for External Network Access of E-Governmen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617—2023《电子政务外网接入规范》是黑龙江省针对电子政务外网接入提出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部分
标准明确了“电子政务外网”的概念,是指各级政府机构用于非涉密业务办理和信息交换的专用网络。这一定义强调了外网的用途在于支持非涉密业务,与涉密网络相区分,确保了政务数据的安全性。
二、网络架构要求
标准规定了电子政务外网应采用分层分级的架构设计,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其中,核心层负责连接不同区域的骨干节点,汇聚层实现区域内各节点的互联,而接入层则直接面向终端用户设备。这种分层结构有助于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三、安全防护措施
在安全防护方面,标准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例如,所有接入设备必须经过身份认证才能获得访问权限;网络边界需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定期开展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工作以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隐患。这些措施旨在构建一个可靠且安全的网络环境。
四、服务质量保障
为了保证业务运行的质量,标准对带宽、延迟等方面设定了最低标准。同时要求建立完善的故障监控机制,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能够迅速定位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服务。此外还鼓励使用冗余设计来增强系统的容错能力。
五、运维管理规定
关于日常运营管理,标准强调要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涵盖设备维护、软件更新等内容,并指定专人负责相关事务。对于重要的系统变更操作,则需要遵循严格的审批流程以降低风险。
以上只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全面考虑各项指标。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范,可以有效提升我省电子政务外网的整体水平和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