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指导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
Title:Village Planning Compilation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595—2023村庄规划编制指南》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村庄规划编制的地方标准。这一标准为村庄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文入手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总则部分,该标准明确指出村庄规划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这意味着在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村民的实际需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并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来制定规划方案。例如,在选址上应避免占用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在村庄功能分区方面,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村庄一般分为居住生活区、农业生产区、公共服务设施区等几大功能区。其中居住生活区需合理布局住宅建筑,保证采光通风良好且交通便捷;农业生产区要便于机械化作业,同时兼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而公共服务设施区则需要配置学校、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满足村民日常生活所需。
再者,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强调了道路网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村庄内部道路宽度及等级设置应根据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确定,主干道宽度不宜低于4米,支路宽度不低于3米,并且要与外部公路网有效衔接。此外,还应对给排水系统、电力通信线路以及垃圾处理设施作出统筹安排,确保各项设施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另外,环境保护也是本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它提倡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减少环境污染,比如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雨水收集装置等节能环保设备。同时要求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不影响原有风貌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旅游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平衡。
最后,为了保障规划实施效果,标准还规定了监督评估机制。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对已批准的村庄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纠正偏差行为。对于违反规定擅自改变规划用途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必须依法惩处,以此维护规划权威性和严肃性。
总之,《DB23/T 3595—2023村庄规划编制指南》是一部全面细致的地方性法规文件,它不仅涵盖了从前期调研到最终落地全过程的关键环节,而且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理念。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