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贮大麦复种大豆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青贮大麦复种大豆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lage Barley and Soybean Relay Cropping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580—2023《青贮大麦复种大豆生产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青贮大麦与大豆复种生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标准指出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且产量高的青贮大麦和大豆品种。例如,青贮大麦可以选择龙饲麦系列品种,而大豆则推荐黑河系列品种。这一要求旨在确保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抵抗常见病害,并达到预期的产量目标。
2. 播种时间:规定青贮大麦应在春季土壤解冻后尽早播种,而大豆则需在大麦收获后的适宜时期播种。具体来说,青贮大麦的最佳播期为4月中旬至5月初,大豆则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在6月中下旬。合理的播种时间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作物的整体产量。
3. 田间管理:强调了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包括适时灌溉、合理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对于灌溉,建议采用滴灌或喷灌方式以节约水资源;施肥上要遵循测土配方原则,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同时定期监测田间状况,及时采取生物或化学手段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4. 收获标准:明确了青贮大麦和大豆各自的收获标准。青贮大麦应在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进行机械联合收获,此时干物质含量应在30%-35%之间最为理想;而大豆则应在完熟前5-7天人工或机械收获,保证籽粒含水量低于14%。正确把握收获时机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减少损失率。
5. 质量安全控制:提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农药残留限量的规定,禁止使用未经批准的农药产品。此外还要求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记录,包括种子来源、田间操作日志及检测报告等内容,以便追溯产品质量安全情况。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青贮大麦复种大豆生产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最终收获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建议,有助于农民朋友科学规划种植计划,提升农业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