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TFT液晶用单体4-丙基-4'-乙烯基-1,1'-双环己烷的精制工艺要求、技术指标、检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相关原料制备TFT液晶用单体4-丙基-4'-乙烯基-1,1'-双环己烷的生产与检测。
Title:Refin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4-Propyl-4'-Vinyl-1,1'-Bicyclohexane Monomer Used in TFT Liquid Cryst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G1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766-2023《TFT液晶用单体4-丙基-4'-乙烯基-1,1'-双环己烷精制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液晶显示材料的行业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深度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原料的质量控制标准,如纯度、杂质含量等。例如,原料的纯度应不低于99.5%,并且对于特定的杂质(如金属离子和有机杂质)也设定了严格的限量。这一规定确保了后续精制过程能够有效地去除这些杂质,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
精制方法的选择
标准指出,在选择精制方法时需综合考虑原料特性和最终产品的要求。常见的精制方法包括重结晶、溶剂萃取、色谱分离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例如,重结晶适用于那些在不同溶剂中有较大溶解度差异的化合物,而色谱分离则更适合于处理复杂混合物中的微量杂质。
工艺条件控制
在精制过程中,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产物质量和收率有着重要影响。标准详细描述了这些工艺参数的具体范围。比如,重结晶时的冷却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以避免晶体生长不均;溶剂萃取时的操作温度一般控制在20至30摄氏度之间,以保证最佳的萃取效率。
检测与验收
为了验证精制品是否达到预期标准,标准还提出了详细的检测项目和验收准则。主要包括物理性质测试(如熔点、沸点)、化学组成分析(如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特定杂质的定量测定。所有检测结果都必须符合规定限值才能视为合格产品。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TFT液晶用单体4-丙基-4'-乙烯基-1,1'-双环己烷精制规程》不仅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还强调了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这对于保障液晶显示屏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