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粮饲兼用型玉米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枣庄市及周边地区粮饲兼用型玉米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Dual-purpose Corn for Grain and Fodd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4T 0024-2023《粮饲兼用型玉米栽培技术规程》是山东省泰安市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种植管理。以下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标准中明确指出,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且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精选,确保纯度和净度达到98%以上,并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以防治病虫害。这一要求有助于提高出苗率,保证植株健壮生长。
二、播种技术
根据标准,播种时间宜选在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通常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方式可采用机械直播或育苗移栽,行距控制在50-60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亩播种量为3.5-4千克,确保基本苗数充足。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产量。
三、田间管理
标准强调要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尤其在拔节期和抽穗期需保证水分供应。施肥方面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同时,要定期巡查田间,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可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四、收获与贮藏
当玉米籽粒乳线消失、茎秆变黄时即可适时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或烘干,使籽粒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13%以下)后再入库贮藏。贮藏环境要求通风干燥,避免高温高湿导致霉变。
五、其他注意事项
标准还提到要建立完善的生产档案,记录整个栽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信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日期、施肥量、病虫害发生情况等,以便追溯和改进。此外,鼓励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和机械化作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该标准从品种选择到收获贮藏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为粮饲兼用型玉米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了科学指导。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满足粮饲两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