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鲁西南地区早春大拱棚结球甘蓝安全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鲁西南地区早春大拱棚结球甘蓝的安全生产。
Title:Safety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arly Spring Large Arch Greenhouse Cabbage in Southwest Shando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7T 16-2023《鲁西南早春大拱棚结球甘蓝安全生产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鲁西南地区早春季节在大拱棚内种植结球甘蓝的生产过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标准要求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例如,推荐使用“中甘21”等高产品种。这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2. 育苗管理:强调了育苗期间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建议白天保持在20℃左右,夜间不低于10℃。此外,还应定期通风换气,防止幼苗徒长,并适时浇水施肥以促进健康生长。
3. 定植密度与方式:根据土壤肥力水平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一般每亩种植4000株左右为宜。采用南北向排列可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定植时要注意保护根系完整,避免损伤影响后期发育。
4. 田间管理措施:
- 水分供给:需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即当表土稍干时及时灌溉,但不可积水造成涝害。
- 追肥策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叶片扩展;中期结合培土增施磷钾肥增强抗逆能力;后期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如硼锌等。
- 病虫害防治:优先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和生物农药进行防控,必要时才使用化学药剂,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5. 采收时机:当结球达到商品成熟状态时即可收获,通常表现为叶球紧实、色泽正常且无明显机械损伤。过早或延迟采摘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经济价值。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技术要点,能够有效提升鲁西南地区早春大拱棚内结球甘蓝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保障了种植者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