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污水样本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富集浓缩和检测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污水样本的新型冠状病毒监测与分析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ronavirus Detection - Part 21: Virus Enrichment and Concentration of Wastewater Samples and Tes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762.21—2023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规范 第21部分:污水样本病毒富集浓缩和检测》是江苏省地方标准,为污水样本中新冠病毒的富集浓缩及检测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污水样本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富集浓缩和检测的技术操作。标准中明确界定了“污水样本”、“病毒富集浓缩”等专业术语,确保了术语使用的统一性和准确性。例如,“污水样本”是指从城市污水处理厂或特定区域收集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样本,而“病毒富集浓缩”则是指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提高污水样本中病毒颗粒浓度的过程。
二、样本采集与保存
在样本采集环节,标准要求采样点应选择在人口密集区附近的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并且要避免在雨后立即取样以减少雨水稀释效应。对于样本的保存条件,规定应在4℃条件下不超过24小时运输至实验室,在-70℃以下长期储存不得超过6个月。此外,每个样本需标注清晰的信息标签,包括采样地点、时间、体积等必要信息,以便后续追踪溯源。
三、病毒富集浓缩方法
标准推荐了几种常用的病毒富集浓缩技术,如超滤法、沉淀法以及核酸提取专用柱法。其中,超滤法利用膜孔径差异去除大分子杂质同时保留病毒颗粒;沉淀法则通过加入高浓度盐类促使病毒颗粒凝聚沉降;而核酸提取专用柱法则侧重于直接捕获病毒RNA用于后续扩增反应。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实际应用时需根据实验目的和设备条件灵活选择。
四、核酸检测流程
核酸检测部分强调了样品处理的重要性,指出在进行RT-qPCR之前必须彻底裂解细胞壁释放病毒核酸,并使用合适的试剂盒去除抑制物。关于引物探针的设计,建议参考WHO发布的最新版指南,确保特异性与灵敏度达到最佳平衡。另外,还特别提到阳性对照品应当包含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阴性对照则可以使用无核酸污染的纯净水代替,以此来验证整个检测系统的有效性。
五、结果分析与报告
最后,在结果分析阶段,标准指出当Ct值小于设定阈值时可判定为阳性,但需要重复实验确认;若两次结果一致,则可以出具正式报告。同时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区分假阳性与真阳性的可能性,特别是在低丰度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偏差。报告内容应当涵盖样本基本信息、检测方法、主要参数设置、最终结论等内容,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审核签字后方可生效。
综上所述,《DB32/T 3762.21—2023》不仅涵盖了从样本采集到数据分析全流程的技术细节,而且结合了当前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为公共卫生领域应对突发传染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