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芹菜控药残全程绿色生产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地环境、种子处理、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芹菜的绿色生产过程及农药残留控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hole-process Green Production of Celery with Residue Control in Jiangsu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525-2023《芹菜控药残全程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是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芹菜种植过程中的农药使用和管理,确保产品安全、优质。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芹菜从选种到采收的全过程控制要求,适用于江苏省内芹菜的绿色生产。这一部分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域范围和技术覆盖阶段,强调了绿色生产的整体性。
2. 术语和定义:对“绿色生产”、“农药残留”等关键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绿色生产”是指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这部分内容有助于从业者准确理解标准中提到的专业词汇。
3. 品种选择:推荐选用抗病性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且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优品种。此条款强调了品种的重要性,优良品种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还能增强作物自身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及用药需求。
4. 土壤准备与施肥:要求采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方式进行基肥施用,并提倡轮作制度以改善土壤结构。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有效预防因营养失衡导致的植株弱小现象,进而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5. 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如设置防虫网)、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以及科学用药等内容。特别指出在必要时才可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这表明标准鼓励优先采取非化学手段来应对病虫害问题,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也需谨慎操作,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6. 采收与包装:规定应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后进行采收,并及时清洗分级装箱。对于包装材料的选择也有相应环保要求,比如避免使用含塑化剂的塑料制品。这样做既有利于保持产品质量,又体现了对环境友好的态度。
7. 记录管理: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包括但不限于播种日期、施肥种类与量、用药情况等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追溯来源,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
综上所述,《芹菜控药残全程绿色生产技术规程》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具体指导,力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值得广大农业工作者认真学习并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