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滨海盐碱地暗管排盐改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及验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滨海盐碱地的暗管排盐改良工程及其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bsurface Drainage Salinity Improvement in Coastal Saline-Alkali Lands (DB32T 4517-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517-2023《滨海盐碱地暗管排盐改良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滨海地区盐碱地改良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江苏沿海地区以暗管排水为主要措施的盐碱地改良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主要技术手段,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指导方向。
2. 术语和定义
- 暗管排盐系统:由埋设于地下一定深度的透水管道组成的排水网络,用于排除土壤中的多余盐分。
- 盐碱地改良:通过工程技术措施降低土壤含盐量,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提高作物产量的过程。
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相关概念的理解,避免因表述不同而产生歧义。
3. 设计要求
- 排水管间距应根据土壤类型、地下水位高度等因素确定,一般建议为8至12米。
- 管道埋深需确保低于常年最高地下水位0.5米以上,以保证有效排水。
- 材料选择上优先考虑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的产品,如PVC-U或HDPE材质。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暗管排盐系统的稳定性和长期效果,同时考虑到经济性和实用性。
4. 施工要点
- 开挖沟槽时要严格控制宽度与深度,偏差不得超过设计值的±5%。
- 安装过程中每段管道连接处必须密封良好,防止渗漏现象发生。
- 回填材料宜选用级配良好的砂砾石,并分层夯实达到密实度要求。
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环节,上述细则能够有效指导现场作业人员规范操作,提升工程质量。
5. 验收标准
- 在完成所有工序后应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质量、功能性测试等。
- 功能性测试可通过模拟降雨条件观察是否正常排水来验证其有效性。
- 验收合格后还需建立档案记录存档备查,便于日后维护管理参考。
明确验收流程不仅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也为后期运行维护奠定了基础。
6. 维护保养
- 定期清理堵塞物保持畅通无阻。
- 对于出现老化迹象的部件应及时更换更新。
- 加强巡查力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维护保养是保障设施长久发挥作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持续关注细节才能延长使用寿命。
总之,《滨海盐碱地暗管排盐改良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系统化地规范了相关工作的各个环节,对于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