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马铃薯微喷灌生产的技术要求,包括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采用微喷灌技术进行冬马铃薯生产的农户和企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nter Potato Micro-sprinkler Irrigatio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25/T 101-2023《冬马铃薯微喷灌生产技术规程》是云南省针对冬马铃薯种植中采用微喷灌技术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术语
标准适用于云南省海拔1600米至2200米区域内的冬马铃薯微喷灌栽培。术语部分定义了微喷灌系统、滴头流量等关键概念,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术语基础。
二、环境条件
要求种植区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无霜期超过200天,土壤pH值介于5.5至7.5之间。这些条件确保了冬马铃薯能够健康生长。
三、品种选择
推荐使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优质品种如丽薯6号、合作88等。同时强调种薯质量需符合GB/T 18133标准。
四、整地施肥
建议深耕细耙,结合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每公顷施用腐熟农家肥不少于30吨,并根据目标产量确定氮磷钾肥料用量。
五、播种
规定了适宜的播种时期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深度控制在5cm~7cm,行距40cm~50cm,株距25cm~30cm。
六、微喷灌系统安装
明确了微喷灌系统的组成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及喷头等部件。要求管道布置合理,确保每个喷头覆盖均匀。
七、田间管理
包括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要根据土壤湿度适时调整灌溉频率和时间;病虫害防治则提倡以农业措施为主,化学药剂为辅。
八、收获
当植株大部分叶片枯黄时即可收获。收获前7天停止灌溉,防止块茎破裂影响品质。
九、采后处理
收获后的马铃薯应立即运往阴凉通风处预冷,随后分级包装入库储存。储存温度保持在3℃~5℃范围内。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冬马铃薯微喷灌生产技术规程》从选种到收获再到采后处理都做了详尽的规定,旨在提高冬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