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田多花黑麦草综合防控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小麦田多花黑麦草的预防、监测及综合防控。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Multiple-flowered Ryegrass in Wheat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7T373-2023《小麦田多花黑麦草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河南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小麦田间多花黑麦草的综合防控工作。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及其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 多花黑麦草:指在小麦田中生长的一种杂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 综合防控:结合农业、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对多花黑麦草进行控制。
防控原则
1. 预防为主:通过合理的耕作制度减少多花黑麦草种子的传播。
2. 综合治理:采用多种方法协同作用,提高防控效果。
农业防控措施
- 轮作制度:建议实行小麦与豆类作物轮作,以降低多花黑麦草的发生率。
- 适期播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避免多花黑麦草的生长高峰期。
物理防控措施
- 人工拔除:对于零星发生的多花黑麦草,应及时人工拔除,防止其扩散。
- 覆盖物使用:利用稻草或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抑制杂草生长。
化学防控措施
- 除草剂选择:推荐使用高效低毒的除草剂如唑啉草酯等。
- 施药时机:应在多花黑麦草幼苗期进行化学防治,此时效果最佳。
监测与评估
- 定期监测田间的多花黑麦草发生情况,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 对防控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这些条款为小麦田多花黑麦草的综合防控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有助于保障小麦生产的安全和高产。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可以有效减少多花黑麦草的危害,提升农业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