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海湖裸鲤水花鱼苗运输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运输设备和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青海湖裸鲤水花鱼苗的运输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ansportation of Naked Carp Fry in Qinghai Lak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其水花鱼苗的运输技术直接关系到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DB63T 2165-2023 青海湖裸鲤水花鱼苗运输技术规范》对青海湖裸鲤水花鱼苗的运输条件、操作流程以及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定。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运输前准备阶段,规范明确要求对运输工具进行全面检查与消毒处理,确保无病原体残留。同时规定了鱼苗需在适宜温度下暂养至少48小时,并进行适应性锻炼,以提高其抗逆能力。此外,还强调了运输用水必须经过严格净化处理,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这一步骤对于保障鱼苗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在实际运输过程中,规范提出了具体的温控措施和技术参数。例如,长途运输时建议采用恒温设备控制水温波动范围在±2℃以内;短途运输则可以通过添加冰块等方式调节温度。同时,规范还指出每立方米水中溶解氧含量不得低于6毫克,并且每隔两小时需检测一次水质指标,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再者,关于装载密度的问题,规范根据不同规格的鱼苗给出了合理的参考值。比如长度小于2厘米的鱼苗,每升水体中最多可容纳50尾;而长度达到5厘米以上的,则每升水体只能容纳不超过10尾。这样的规定既保证了鱼苗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又避免了因密度过高导致缺氧现象的发生。
最后,在到达目的地后的交接环节,规范要求接收方必须及时清点数量并记录各项数据,如运输时间、途中水温变化等信息。如果发现有死亡或损伤情况,应立即查明原因并与承运方沟通解决。同时,接收方还需对鱼苗进行初步观察评估,确认其生理状态良好后方可放归自然水域或转入育苗池继续饲养。
综上所述,《DB63T 2165-2023 青海湖裸鲤水花鱼苗运输技术规范》从多个层面为青海湖裸鲤水花鱼苗的安全运输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有效提升青海湖裸鲤资源保护工作的成效,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