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的基本要求、防火措施、消防设施、安全管理、检查与评估、应急预案及演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所有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
Title:Public Entertainment Venues Fire 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8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江西省地方标准《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DB36/T 922-2023)于2023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对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规范》明确指出公共娱乐场所是指向公众开放的、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或同一时间容纳人数50人以上的室内场所,包括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游艺厅、网吧等。这一定义明确了适用范围,有助于相关部门和单位准确把握哪些场所需要遵循此标准。
其次,《规范》强调了消防安全责任主体的重要性。根据规定,公共娱乐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这一定位强化了管理层级的责任意识,确保消防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
再者,《规范》要求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包括防火巡查检查制度、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旨在通过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来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例如,防火巡查检查制度要求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并记录巡查情况,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此外,《规范》还特别提到公共娱乐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这些标志应当包括疏散指示标志、禁止吸烟标志、紧急出口标志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引导人员迅速撤离。同时,场所内的消防设施设备也应保持完好有效,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最后,《规范》还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提出了要求。公共娱乐场所的全体员工都应接受消防安全培训,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知识和应急疏散技能。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已上岗员工每年至少接受一次消防安全培训。这样的措施可以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风险。
综上所述,《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DB36/T 922-2023)从多个方面对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细致的规定,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