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湿地松采穗圃营建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整地、母树选择与培育、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湿地松采穗圃的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Wet Pine Scion Orch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湿地松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DB36/T 1824-2023)是一项江西省地方标准,为湿地松采穗圃的营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选址与规划
条文解读:
选址应考虑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及气候环境。要求地形平坦或缓坡,避免积水区域,土壤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为佳。年均温应在15℃以上,无霜期不少于240天。规划时需合理布局采穗圃面积,通常每公顷种植密度为1600株至2200株,确保通风透光。
种苗选择与培育
条文解读:
种苗应来源于健康母树,优先选用生长健壮、抗病性强的一年生优质苗木。育苗过程中需定期除草、施肥,并采取适当的灌溉措施。在幼苗期可适当遮阴,促进根系发育。同时,要定期检查苗木健康状况,及时防治病虫害。
栽植技术
条文解读:
栽植时间宜选春季或秋季,此时气温适中,有利于苗木成活。挖坑深度和宽度均不得小于40厘米,回填土时需将表层土放置底部。栽植深度应使苗木根颈略高于地面,压实土壤后浇足定根水。栽植后第一年内要特别注意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抚育管理
条文解读:
抚育工作主要包括除草、松土、追肥等环节。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全面除草,结合松土作业,深度控制在5至10厘米之间。施肥应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确定配方,氮磷钾比例一般为2:1:1。此外,还需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防控。
更新改造
条文解读:
对于进入衰老阶段的采穗圃,应及时实施更新改造。可通过高接换头、重剪复壮等方式延长其经济寿命。改造周期视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不超过10年。改造期间应注意保护好新生枝条,防止人为破坏。
以上内容涵盖了湿地松采穗圃从建立到管理全过程中的核心技术要点,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