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风险管控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工作流程和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活动。
Title:Regulations for the Safe Utiliz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Contaminated Farmland -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819.1-2023《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风险管控规程 第1部分:总则》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与风险管控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
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内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与风险管控活动。明确了适用范围有助于确保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列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等。这些引用文件为具体的技术要求提供了依据。
术语和定义
对“安全利用”、“风险管控”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安全利用”是指通过工程、农艺、替代种植等综合手段降低污染物对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的风险。
安全利用与风险管控原则
强调了预防为主、分类管理、分区施策的原则。根据土壤污染类型、程度及作物特性采取差异化的管理策略,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理念。
工作流程
规定了从调查评估到实施效果评估的完整工作流程。包括前期调查、风险评估、方案制定、措施实施以及后期效果评估五个阶段,确保全过程有据可依。
技术措施
提出了多种技术措施组合应用的方法,如调整耕作制度、施用改良剂、选择低吸收作物品种等。每种措施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要点。
监测与评价
要求建立长期监测体系,定期开展土壤、地下水、农作物样品检测,并结合实际情况动态调整管控措施。监测数据应作为后续决策的重要参考。
保障措施
从组织管理、资金投入、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特别是强调了专业队伍建设和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以上内容基于DB36/T 1819.1-2023标准,重点突出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与风险管控工作。希望这些解读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