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洋牧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规划内容、设计要求和技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海洋牧场的规划与设计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rine Ranch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802-2023海洋牧场规划设计技术规范》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海洋牧场建设的技术标准。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管辖海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海洋牧场规划设计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地域限制和适用对象,确保了海洋牧场规划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二、术语和定义
1. 海洋牧场:以人工鱼礁为基础,通过增殖放流等措施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定海域。
2. 人工鱼礁: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在特定海域投放的人工构造物。
3. 增殖放流:将人工培育的水生生物种苗投放到自然水域中,以增加种群数量的行为。
三、规划设计原则
1. 生态优先:强调保护海洋生态系统,避免因工程建设造成生态破坏。
2. 科学合理:依据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规划设计,确保方案可行性和有效性。
3. 综合考虑: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实现多方共赢。
四、规划设计内容
1. 区域选择:应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及海洋经济发展需求确定海洋牧场的位置。
2. 规模确定:需结合区域特点、目标物种习性以及预期效益等因素来决定海洋牧场的规模大小。
3. 功能分区:包括投礁区、增殖放流区、休闲垂钓区等功能区域,并明确各区域的具体用途。
4. 设施配置:主要包括人工鱼礁的设计制作、投放方式及数量;增殖放流种类、数量及时机安排等内容。
五、施工要求
1. 施工前准备:需要完成地质勘察、水文测量等相关准备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各项工程任务,同时加强现场管理,防止环境污染。
3. 验收标准:规定了竣工验收时应当达到的各项指标要求,如人工鱼礁稳定性、增殖效果评估等。
六、运行维护
1. 日常巡查:定期检查设施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定期监测:对海洋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变化等情况开展长期跟踪调查。
3. 应急预案:制定应对突发状况(如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措施。
以上就是对《DB21/T 3802-2023海洋牧场规划设计技术规范》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剖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