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及相关人员。
Title:Guidelines for Social Work Services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DB41/T 2435-2023)是一项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流程和方法,提升服务质量。以下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中明确指出,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残疾人的尊严和权利。这意味着在提供服务时,工作者需要将残疾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充分考虑他们的感受和意愿,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或偏见。例如,在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时,要与残疾人及其家属共同商讨,确保方案符合其实际需求。
对于服务内容的具体要求,标准规定了包括康复训练、教育支持、就业援助、社会融入等多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其中,康复训练强调根据残疾类型和程度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如肢体功能恢复训练、语言能力提升等;教育支持则涵盖特殊教育资源的获取以及学习辅导;就业援助侧重于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推荐;社会融入则致力于帮助残疾人参与社区活动,增强社交能力。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的重要性。这不仅包括对服务效果的定期评价,也涉及对服务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优化。例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收集服务对象反馈,结合专业评估工具,客观衡量服务成效,并据此改进工作方法。
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团队建设与资源整合。一方面,鼓励跨学科合作,整合医疗、教育、心理等多领域资源;另一方面,加强志愿者队伍培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总之,《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为开展高质量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引,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残疾人群体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